这座气派的四合院不是李大叔家的祖屋,应该说是李大叔东家的祖屋。李大叔的东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李元曾。
说起李元曾的发家史那还得从他的太爷爷李存善开始。这李存善本是个落第的秀才,那时候大清也算是于乾隆爷的后期。虽然还是在盛世但场的黑暗与腐朽已显现。李存善落第回到乡里,开了个小小的私塾教本村的孩子读书。
那时候能读得起书的本也没几个,只是这李存善家有十几亩地虽然不富裕但也不缺那几个小钱。所以他的学生能拿得起学费的就收几个,拿不起的就让家长在农忙时去地里帮忙。
而且这李存善还有个奇特之,别家的私塾不收学生,而他没有这些忌只要你读书他就好好的教,到了年底还会给学业好的孩子发点粮食布帛。这样一来全村的孩子也都有幸认得几个字,村民都他“李大善人”。
一天近晚,李大善人坐在自家房外喝茶。从村东头来了个骑驴的老汉,这老汉白须白发骑一头黑不溜湫的小驴,小驴的上驮着三个大布袋。走到李大善人跟前的时候老汉从驴上下来,对李大善人说:“老弟,舍杯水喝吧。”
李大善人赶让人搬来一把椅子,重泡了一壶茶让老人喝。正喝着他听到老人肚子咕咕做响。他不动声的让家人给老人做了几个菜饼,等老人吃饱喝足了他又把剩下的菜饼给老人包上让老人在路上吃。老人说:“我着急起路,这几个口袋就麻烦老弟先给存放一下。”
“这……”
“没事,我是个贩麻的。装的就是些麻绳,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我就会回来取的。只要不淋了雨就行。”
老大善人提了一把轻飘飘的倒也没什么,就让人把三只口袋放到厢房的边上。
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转眼两年过去了,老汉一直没有出现。开始李大善人还总是念叨可后来想,三口袋麻绳也值不了多钱,也许是老汉忘了呢。那个时候的人比现在的人讲诚信多了,李大善人让人把口袋放在墙角等什么时候老汉想起来了,就什么时候给人家。
可到了第三年,遇上了天灾。上半年闹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下半年又闹起了蝗灾。满一片荒凉,府虽然放了几次粮无耐粮人多还是不停的有人饿死。
这李大善人虽然小积蓄可他不是那种为富不仁之人,看到村民不停的饿死,不但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舍了粥,而且把所有值钱的东西托人卖了买粮食。这样一来十里八乡的村民就聚到了这里,买来的那点粮食用不了三五天就用完了。
李大善人对妻子说:“我家四世单传,到了我年过半百子底下无子。你我相敬如宾,现在家中已无食咱俩不如共赴黄泉,也算得上是神仙眷侣。”
李夫人说:“人对我深意重,我随人而去死而无憾。只是人,咱家不是还有当年那老汉存放的麻绳,如果人家找来可该如何是好。不如妾先行一步等人。”
李大善人知道这是妻子不忍自己死而找的借口,心中无限叹。“那等我写封信放在口袋中,就是他人找来也无防。”
提笔写了一封信,拉着妻子的手来到厢房,等打开口袋俩人都傻了眼。
俩人打开口袋,里面芒四。只见满满一口袋的金银珠宝,俩人又打开另外的两只口袋也全是金银珠宝。“这,这、这”李大善人惊的都合不拢。“老天显灵了,有救了。”
老夫人双手合十对着门外跪了下去。
“这是那老汉存在咱家的,咱总不能动用吧。”
老大善人还在犹豫。“现在是救人要,等那老人家来时我自会跟他说明,再说了,当年你说你一只手就能轻轻拽起一只口袋那你现在再试试,别说是你一只手就是有十只手你也拽不动吧。这是老天爷有心救人呀。”
老大善人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