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墓室并不大,连无头兵马俑的墓室十分之一的面积都比不上,那口布满灰尘的棺椁,就横放在墓室的正中间。
我将目从墓室的那口棺椁上移开,打量四周。这个墓室并非是四方形的,而是一个圆形,墓室不算大,估计直径最多十米一口棺椁的长度就差不多有三米了,我们三个一走进来,第一个觉就是拥挤。
我心想,这个地下汉墓的规模不小,先前历过的无头兵马俑墓室,是由几十石柱撑起墓室穹顶,面积很大,原先以为这耳室就算比不上主墓室,应该也不会太逊吧,结果一看这墓室的面积格局,心中隐隐有些失。
难道这口棺椁里埋的真的是墓主人的小妾?小妾没地位?所以连死后居住的墓室都很小?
能开凿建造这么大规模的地下陵墓,偏偏这耳室面积这么小,这让我有点不到头脑。
地面上有几件陪葬品,基本都聚集在那口棺椁的周围,没有我梦寐以求的青铜,都是一些陶,还有一些漆。
陶不是唐代的陶瓷,不值钱呀,漆是价值连城,可都是木头制作的,腐烂的差不多了,只能从一块块腐烂的木头碎片上隐隐可以看到上面似乎有暗红的漆画,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呀。
我们三个很有默契,都没有立刻升棺发财的意思,而是在这个不大的墓室里转了一圈。我和小威低着头,在满墓室的寻找上眼的冥,刘娣则是看向圆形耳室的四周,似乎想要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壁画之类的。
结果我们仨都很失,我和小威的失是因为过两千年的岁月蹉跎,棺椁周围的几件漆都烂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残破的瓦罐泥陶,这玩意拿出去当尿壶也没人要呀。
刘娣的失是因为周围的墓壁上没有任何的壁画,只有是墓壁的墙砖上镂刻着汉砖特有的雷云纹或者一些图案花边。这想来也是,在西汉时期,壁画还没有兴盛,在两晋之后,墓葬里有壁画才开始风。直到大唐盛世时,壁画才达到了华夏文明的一个高峰,中西方料的结合,造就了那个时代一段不朽的传奇神话。
如我们先前遇到的那个唐代幽灵塚的壁画,彩鲜艳,画风生动,挖出去一大块就能在城里换一套房子。再比如,莫高窟里的壁画,那也都是在盛唐时期开始流传下来的。
只西汉距离盛唐相差了六七百年的时间,那个时候的古墓壁画还没有太流行,就算当时有壁画,如漆上的各种画风,可是由于料调配不协调的关系,在漆上作画可以,如果将料涂抹在墓壁上,过两千年早已剥落退化了。
汉墓最大的特就是汉砖,几乎每一块汉砖上都有雷云纹或者浮雕,栩栩如生,这是其他朝代的墓葬无法相比的。
首战没有告捷,我们三个人都大失所之后,不约而同的将目聚集在了耳室中心那口棺椁上。
这耳室不怎么样,棺椁倒是不错,外层是楠木,楠木是制作棺椁的好材料呀,在西汉时期楠木还并非是皇家用之,皇家在建造大殿使用楠木之外,普通的贵族或者商贾,都可以用楠木的,但除了帝王之外,其他人可不会奢侈的用楠木建造宫殿,而是多用楠木做棺材。
在当时来说,主要盛产楠木是蜀中一带的高山林中,由于这楠木的度比较大,无法漂浮在水面上,也不沉没与水底,就在水中间悬着,弄木筏顺着长江而下很难,每一楠木运出来都非常的不易,不知要死多人,所以当时能用楠木做棺材的,都是富贵人家。
到了明朝的时候,蜀中楠木被明祖朱棣砍的差不多了,据说紫城几乎全部是用楠木建造的,其木料全部是从蜀中一带运出来的,楠木减了,就为了皇家专用之,到了清朝,除了皇室之外,就算是一品大员都不能使用楠木,一旦僭越,立刻砍头抄家灭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