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开灯

第173章 亲笔信

为了监督赈灾事宜和城改建的规划,白思瑜的大年三十没有回到丰城,而是在房聪的邀请下去了他家吃年夜饭。与房聪识不久的白思瑜到了房家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掌柜的竟在城有着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里里外外十来口口人,好不热闹。

房聪的妻子孙氏是个有点富态,大大咧咧格豪爽的子。房聪虽然是城分号大掌柜,在外颇有点份,但在家中显然还是听从自家媳妇做主。招待白思瑜和罗逢时,孙氏很是惊讶丈夫的新任头头竟是个这样年轻的姑娘,然而几句话聊下来,便也像是一见如故那般亲切。孙氏说话嗓门大且爱笑,一手菜烧得十分有功夫,年夜饭还未备全,厨房里外已是飘香四溢。罗逢陪着房聪的孩子在屋外放炮仗,屋里房聪的家人拉着白思瑜问这问那,哪里人士?年龄多大?可有婚嫁?同样的过年,看来无论哪个时代,都要面临同样的问题。

合家欢愉热闹非凡的气氛,白思瑜曾以为自己并不是很需要,因为那时边有一个人始终陪着自己,将所有的寂寞孤单都阻挡住了。而现在,那个人离开了之后才明白,这世上没有任何人不需要一个家庭的温暖。

一双一对,彼此相守也好;几代同堂,天之乐也罢。一个真正的家,对谁都是重要的。

连着下了近一个月的大雪,终于在大年初三的早晨停了下来。白思瑜走出门时看见了久违的阳,暖融融的金线映照在冰雪白茫的大地上时,竟宛如新生那般灿烂夺目。一瞬之间,白思瑜竟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灾民的安置彻底解决后,白思瑜开始着手将心思全部放在了与潘淳手下的城建筑师们商议各地工程重建的预算和安排事宜。这个时代的建筑行业并不比现代要简单多。观测地形的、研究风水的、材料预算、建筑师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得热火朝天,留下什么都不懂的白思瑜在其中一脸茫然地发呆。

到了最后,白思瑜放弃听这些行人掰扯,直接拍板:一个月,共同商议给出个合适的方案,越清晰直观,考虑越周全的,就支持。但最终的决定权不在,而在潘淳。

谁知,一个月的时间还远没有到,白思瑜便听说了另一件令十分在意的事

丰城的府衙传来了一封急信,是知府岑谦,亲手写给安恒县知县潘淳的。

堂堂正四品知府给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写亲笔信,无非两种况:要么这个知县做了震惊四方的好事,值得比他高上三级的员写亲笔信以示赞赏;要么就是这个知县犯了什么不得了的错误,以至于知府必须亲自警示对方回头是岸。

而从小道消息说,潘淳收到那封信后,整整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理公务时绪烦躁得连暖炉都踢翻了来看,真实况也只能是后者了。

白思瑜是极数听到这些闲言碎语的人之一,这种事虽然极其让人好奇,可是场之间的书信往来皆是机,旁人不敢随意探听。不过很快,另一封从丰城来到城,送给白思瑜本人的信,则让彻底推测出了岑谦那封信里都写了些什么。

白思瑜临走之前叮嘱过曾兰让他们夫妻二人去求助卓启康,没有想到程晖在照做去找了卓启康说明事由后,这位卓捕头对此事十分上心。每天完巡逻之后,他都会特地再跑一趟程晖家附近去巡查一遍,确保没有可疑之人后才离开。

如此坚持了好多天都并没有收获,连曾兰都慢慢松懈了戒备,觉得应当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了。好心劝卓启康不用如此辛苦,可以免去每天来这一趟,但卓启康却十分坚持。也许是出于多年与鸣狗盗之徒周旋的和直觉,他认定那两个未曾得逞的歹人必然会再次找机会出现为患。而最终,他的直觉果真得到了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