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种行径,果断之极,让同为皇帝的李世民赞叹之余,也毛骨悚然。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李世民也被这个皇帝影响得很深。
因为熟读历史的关系,在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清楚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这个汉高刘邦如何的劣迹斑斑。
因此,他从小就励志——绝对不要成为刘邦那样,让人讨厌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在李世民的任内,他几乎没有杀过任何一个功臣。
对比刘邦吕雉两夫妇,杀了韩信和樊哙,萧何为了保命只能自污,而张良,更是只要一个留侯的位置自保。
然而一旁的魏征却突然说道:“这个刘邦的思考方式,和我们在坐很多人不一样。”
听到这话,李世民好奇。他问道:“这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魏相似乎对他挺了解的啊!”
魏征苦笑一声,说道:“也不是特别了解。只是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陛下作为皇帝,能够做您师的,应该不多。可不管怎么样,汉皇刘邦应该算一个。陛下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是陛下日理万机,无法研究刘邦的事情。无奈,老臣只能代替陛下,去了解刘邦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点了点头。不过他又问道:“既然如此,魏相又知道什么呢?”
只见魏征深吸一口气,介绍起了刘邦。
事实上,原本的历史上,刘邦因为懒惰的原因,所有人都认为刘邦没有大志,不能干活,没有收入。
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为人,很想投入信陵君门下。
于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门客张耳亦召纳门客,于是至外黄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
及魏国灭亡,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后来,刘邦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相当于派出所长),时间长了,和沛县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而这个世界的刘邦,虽然是无法遇到很久以前,就被秦国灭亡的魏国了。不过在这个世界线当中,刘邦其实和原本的世界线里经历差不多。
虽然他年轻时候加入的游侠组织,或者说有活力的社会群体,也就是张耳老大的群体,虽然并非信陵君旧部,可是他们当时还是秦国东部比较有名气的游侠。
因此,魏征再三提醒李世民,刘邦这个人,是一个又当过游侠,又当过官员的人。
对于很多政治方面的问题,也是拿捏得很明白。
这时候,杜如晦突然大声说道:“我明白了,房兄,也明白了。我明白这个刘邦到底是在想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