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塞內月余後遁逃,漢軍追出塞外後也選擇撤軍——畢竟和宋朝一樣,漢武帝之前的漢軍其實也缺少騎兵部隊。他們在正面戰勝騎兵後,因爲缺乏機動,不可能對騎兵進行有效追擊。
但此後數年之間,匈奴又連年入侵,偷襲搶掠雲中、遼東二郡,每年被殺掠人口萬人以上。
因爲雙方兵種和戰術差距嚴重,已經延伸成爲了一個戰略性難題,所以漢朝無奈,只得以親和和歲貢安撫匈奴。
老上單于也也接受了漢朝講和的意見。兩國以長城邊塞爲界,互不侵擾。
漢文帝後四年(前一六零年),老上單于稽粥病逝,由他的兒子軍臣單于即位。
老上單于稽粥在位十四年,這期間匈奴軍事上空前強大,西面擊走月氏,平定了西域。
南方屢破漢朝,使漢朝無計可施。
政治上也相對團結,沒有發生內部矛盾,這勝利不得不歸功於老上單于和漢奸中行說的努力。
史料上對老上單于用兵沒有很多資料,但是觀看這十多年來的漢朝匈奴之間大小碰撞,蕭文認爲老上單于能很清晰的辨別根據的敵人的動向來採取相應的措施。
他的主要軍事目標是西域月氏等地,因此沒有對漢朝太多軍事行動,主要採取了騷擾戰術。
他這種“拖垮一個、消滅一個”的戰術也是相當高明的。
而且他搞游擊戰非常有心得,充分體現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精髓,使邊界地區的漢朝兵民疲憊不堪,苦不堪言,不考慮立場,而僅僅考慮軍事理論的話,蕭文覺得這個老上單于還是有頗高相的當軍事水準的。
老上單于稽粥是一位很有作爲的君王,他的軍事造詣之高,對用兵之法參透之深,管理才能之出衆,都是他成爲一位威信頗高的君王所必備的條件。
只是站在一個漢人的身份立場上,蕭文卻不想讓這個未來的匈奴軍事天才有發光發熱的機會。
“既然如此,那還請何先生幫我聯繫一下左賢王,讓他和我談一下關於收購羊毛的生意。”蕭文對何三說道。
而他的心中,卻是計劃着,通過這次的生意交流,讓自己擁有能夠涉足匈奴的途徑。以此,來破壞老上單于這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