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經歷戰國烽火,儒家分裂爲八大派系,既歷史上的戰國八大派系——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樂正氏之儒。
這戰國八大派,因爲彼此理念衝突,相互攻擊,打起來甚至比儒家與其他學派之間的競爭還要激烈,充分體現了異端比異教徒更加可恨的道理。
而因爲他們之間的鬥爭,他們也開始各自遷徙,分布到華夏的不同地方,紮根發展。
子張之儒,歷史上的戰國儒家大家荀子曾經稱其爲“賤儒”。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子張之儒在理念上和墨家有着很大的相似之處。
要問在儒家眼裡,哪怕學派最賤?那當然是植根於最底層百姓的墨家了。畢竟作爲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代言人,他們天生就充滿了矛盾。
而作爲背叛自己階級的人,子張之儒會被冠以賤儒的稱號,也不爲過。
因爲子張之儒的特性,他們在儒家分裂後不久,就跑到了秦國。他們和墨家合流,和法家合作,並漸漸與秦國本地的學派合流,甚至連儒家的名號,都隨着時間而丟棄。
而子思,作爲孔子的孫子,自然是留在了原本屬於齊魯的地界。他們在本地生根發展,不過卻漸漸成爲了一羣腐儒。
至於顏氏之儒,則是來到了唐國。他們如今的精神領袖,就是著名訓詁學者顏師古。不僅如此,顏家還把持着唐國的史官位置,在士林眼裡,只有顏家人寫的唐史才是真正的唐史。至於其他人寫的,不過是一些野史罷了。
因此,哪怕是李世民,也無法擼掉顏家史官的位置。
而作爲一個十分愛惜羽毛的人,李世民的這一特性,可以說是少數被人把持的軟肋。
不過也是顏家老實,只要李世民不去做一些過分的事情,顏家就不會動用修史這個李世民的軟肋來威脅李世民。
這樣,雙方才可能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當然,蕭文不敢保證這種平衡能夠維持多久。畢竟李世民在歷史上,可是看過自己起居注的。這種行爲,顯然已經破壞了他和顏家的平衡與默契。
與此同時,蕭文也很好奇,自己能否親眼見證這段歷史,能否看看李世民在破壞平衡之後,羣臣,以及儒家的人,到底是怎麼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