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嘯記得前世在一則資料上看到過,遼中京的城市布局仿照宋汴京城的制度,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組成。城牆黃土夯築,殘跡最高約4米。外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4200米,南北長3500米。南牆正中爲朱夏門遺址,築有甕城,四角有角樓遺址。外城南部按文獻記載爲漢族聚居區域,街道布置整齊,自朱夏門至內城南門間,有一條寬64米的中央大道,兩旁挖有排水溝,溝用木板覆蓋,穿通南城牆基泄水入土河。
朱夏門北約500米處有一市樓基址,呈馬鞍形,殘高4米。大道兩側各有對稱的坊牆,在臨中央大道的坊牆正中開設坊門。坊區北面至內城南門間的大道兩側,各有長約250米的廊舍遺址,應爲市易交換的場所。此外尚有官署、驛館、寺院等遺蹟。外城西南隅有一處高約25米的山崗,自東麓至山頂分布許多寺廟遺址。
內城位於外城中央偏北,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2000米,南北長1500米,城牆設有馬面。南牆正中爲陽德門遺址,自陽德門至宮城南門閶闔門間,有一條寬約40米的大道,兩側築矮牆,牆外大都是空地,少有固定建築物,按照文獻記載應當是守衛宮城士卒搭設氈帳的地區。在宮城南牆南約85米處,有
一條東西向的道路與上述大道相交,各向東西兩方伸延約180米,向北折轉通入宮城的東、西兩掖門內。
宮城即大內,位於內城北部中央,平面呈方形,每邊長1000米,北牆利用內城北牆,另築東、南、西三牆,今尚存東南角和西南角的角樓遺蹟。南牆及正中的閶闔門均毀沒,僅在距離閶闔門址東西各約180米處發現了東掖門和西掖門遺址。經鑽探,3門內各有寬約8米的道路,閶路直殿基址,東掖門和西掖門內的道路,各通向兩重宮殿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