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至房门口,便听见芸香呼天抢地的大喊:“陛下!陛下!”
若莲头脑一轰,莫非皇已驾崩?!
芸香见进来,噎噎的道:“姐姐,陛下,陛下……”
若莲忙探了探皇的鼻息,好在只是晕了过去,舒了一口气,道:“莫急,陛下只是晕过去了。芸香,你吩咐小子们,长安若有人来,即刻迎进来,不得耽误!”
芸香应了,立马跑了出去。
只可惜皇这一次晕过去,就再也没有醒转。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皇武曌卒于阳上阳宫,年八十二岁。
执事太监举哀,霎时整个上阳宫哭声震天,宫中侍太监等全部拜伏在地,高呼圣皇陛下。
楚王李隆基是第一个来到上阳宫的皇亲,进得门来,无视一屋子黑压压的人头,径直走至皇床前缓缓跪倒,痛哭流涕,痛声高呼:“皇祖母!”肩膀也剧烈地抖动着。
李隆基哭过后,即命人将上阳宫近服侍皇的宫婢等一一造册登记,统一关押好。他悄悄命人在名册上做了手脚,将若莲和高力士两人的名字除去,其余人等,无一幸免。
若莲看着一个个宫婢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的被拖出去,惟有低头垂泪,虽同,却无力回天。里面还有这段日子以来与日夜相的芸香,若莲几乎不敢看的眼睛,如此绝、哀伤。大好的年华就在深宫中为奴为婢,末了主子一死,却还要为殉葬!
顷,宫婢们都被拖了出去。若莲呆呆跪在角落注视李隆基的角,心如一团乱麻,又是悲痛,又是失,又是庆幸,又是悔恨的。虽服侍皇两年有余,然而皇未必真心疼,否则因何还要殉葬?莫非古代人真的认为,生前有的死后也要带下去?想了半天,若莲心中对皇仅存的那点告之悔恨终于灰飞烟灭。
皇的遗诏是: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立无字碑。
乾陵多年前已封闭,如今要在八百里秦川群山层峦中的梁山上,将高宗的陵寝乾陵凿开,再将千古一帝武娘送进去与他的夫君合葬。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帝皇之气的山川灵秀之地将会出现历史上唯一一座两个皇帝合葬的陵寝,并且这个合葬工程,将要动用近十万人,历时数月监造!工程何其浩大!因此,皇的灵柩将要在上阳宫停留数月,待乾陵工程完备,方能土为安。
皇驾崩次日,李显就在早朝中议定:全国三分之一的珠宝玉石将会为皇陪葬。再加上之前高宗李治下葬时的陪葬品(也是当时全国三分之一的财宝)这个大陵寝里的珠宝富可敌国!
中宗李显命李多祚带领一万将士随驾侍辇,往阳浩而去。皇帝的车辇进阳城后,另有守城的将领迎接皇驾再往上阳宫去哭丧守灵。
李隆基早已命人将皇的灵堂布置得极为奢华,然而即使再如何极尽奢华之能事,上阳宫依然显得极为清冷寂寥。灵堂青烟缭绕,和尚们跪着诵佛念,更觉森可怖。
若莲与一众侍婢等跪在不显眼的角落,只见那李显、韦后等人皆已换上了孝服,双双跪倒在皇的灵柩前磕头祭拜、大哭不已。
接着又有太平公主、武三思等皇族相继磕头祭拜哭灵毕,方到朝中大臣祭拜。
整整闹了一天,至晚间时,李隆基找到若莲,说接下来每晚都会安排皇族在上阳宫的灵堂守灵,因此先命人将送回长安,至于今后何去何往,要待皇下葬后再作打算。
若莲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长安城!
可惜回来了,李隆基却又在阳。
与筱晴四目相对的那一霎那,恍如隔世。在若莲得知要殉葬的那刻起,便以为此后就与筱晴等人阳相隔,此时此刻,拥着筱晴,看着悉的音容笑貌,若莲终于泣不声!
两人抱着哭了好一会,才在赵妈的劝说下慢慢收住了眼泪。赵妈又说:“这丫头真不懂事,小姐这才刚到家,你又惹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