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
关灯
开灯

第148章 依贞观故事

李隆基眼泛泪,声音哽咽起来:“大哥,多谢你!我的理想就是‘依贞观故事’治国安邦。可如今政局不稳,皇权不固,人弄权,端的很难!”

若莲忙笑道:“阿瞒,放心!你可以的。世人只知曹阿瞒,却不知李阿蛮是太宗皇帝,而李三郎的阿瞒却不止是曹阿瞒,更是李阿蛮。所以,你一定做得到!你一定可以做到‘依贞观故事’令‘有志者太平’!”

李隆基看着若莲,更是动容:“知我者,若莲也!”当下一手握若莲的手,一手握萧离的手,道:“今生有你二人,上天待我甚厚!”

话虽如此,但他们深知太平公主历几番政变浮沉,这口气肯定不会轻易咽下去。等待李隆基的会是怎一番风雨?

三人不得而知。

这日用罢晚饭,若莲正要和筱晴出去散步,才出得门,忽见李隆基与萧离二人飞驰而至。若莲迎上去笑道:“咦,贵客临门!难得,难得!数月不见,今日怎有功夫出宫看我们?”

二人齐齐翻下马。李隆基嚷嚷道:“筱晴,快拿好酒出来!”

若莲笑着问:“怎么了?”

李隆基却气冲冲的,眉宇间甚是恼火。若莲料想必有大事发生,便命筱晴进屋拿酒,引那二人于合*欢树下落座。

时,筱晴端出酒来。若莲自筱晴手中接过酒壶,给他们各斟了一杯酒,道:“请。”

二人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若莲忙又斟满。

李隆基又满饮一杯,长舒了一口气,方道:“气煞我也!”

萧离道:“今日一早,太平公主在朝堂之上,说我年前平定韦庶人之乱有功,足见雄才大略,如今只在京师任皇太子飞骑营的大将军,未免大材小用。便向陛下举荐我为朔方军大总管,即日起离开京师,去边疆驻守,以加强边防。”

若莲知道李隆基边有谋士姚崇宋璟等人,武将却只得萧大哥一个心腹,因问道:“安的什么心?明知你资历尚浅,若担此重任,朝中必有人持反对意见。莫非只想将你遣至别,让阿瞒孤军作战?”

李隆基郁闷至极地点头,自己又斟了杯酒,仰脖一饮而尽。

萧离道:“我们自然知道居心叵测。阿瞒便保荐左威卫将军薛纳。太平公主竟公然说‘薛纳虽位居左威卫将军,然不过是仗着他父亲薛仁贵之名。其实私下在幽州培植亲信、拥兵自重、贪污粮饷、意谋反!为了大唐的千秋社稷,臣妹恳请陛下将他罢免!’

又大声指责皇太子李隆基是非不分,忠不辨,如此草率荐人,岂能担当我泱泱大唐的皇位继承人?可知如此不稳重之人实在不应为储君。陛下当年未免轻率了,竟立不立长!”

若莲面煞白,手中杯子不住的颤抖,敢才安定不久的朝堂又要变天了?

李隆基仍是一杯接一杯地灌。

萧离又说:“最后兵部尚书郭元振奋而请奏,主动请缨至边疆驻守。太平公主不依不挠,又指责郭元振乃兵部尚书,理应稳坐朝中,在兵部调兵遣将,分配粮草等事宜。如今主动请缨前去,莫非另有所图?推卸责任?抑或还有不可告人之?郭元振气得浑乱颤,却又无可奈何!”

李隆基再满饮一杯,将杯子倒扣于桌,声音激昂至极:“我当下愤而抖袍,大声启奏:驻守边疆乃我大唐军国大事,一切全凭陛下定夺。岂能任由别有用心之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薛纳乃将门之后,深得其家父薛仁贵言传教。为人果敢刚正,严于治军,善于用兵,虽寡言,然最是沉勇,若临大敌,胆气愈壮。”

说话间,他又斟满酒,朗声道:“他大败吐蕃,又长期驻守边境,对我大唐边境安宁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他虽曾败于契丹,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岂能因此而论断薛纳意谋反?兵部尚书郭元振更不在话下了。起初,凉州南北界域相距不过四百余里,突厥、吐蕃常发兵前来袭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