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打一耙將李隆基氣得渾抖,手指太平公主而不能言。
太平公主冷冷一笑,拂袖而去!
若蓮聽了這事,忙問:“第二天朝堂上可有爲難你?”
李隆基長吁了一口氣,道:“後來我去找父皇。父皇說'凡事須忍耐而後。你若對解之,推食食之,也會盡心助你打理朝政。'”說至此,嘆了口氣:“我就怕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可是我還能怎麼辦?明刀明槍跟拼嗎?父皇退位不久,我尚未親政。宮中人心未服,羽翼未,萬一狗急跳牆,乘機發難奪政篡權,我怎麼好?如今權勢滔天,要聯同的黨羽廢黜我,父皇另立新君也是極有可能的。爲今之計,我唯有避其銳氣,擊其暮歸啊!”
他說完這話,着窗外怔怔出了一會神,方接着往下說:次日朝堂之上,太平公主要針對昨日之事發難,誰知還未開口,李隆基便笑對滿朝文武道:“太平公主真可謂是公忠國,可昭日月!我往日竟是錯怪了!時刻不忘朝政、治理國家,朝堂之下也會召集羣臣至府邸祭天祈福,祈求蒼天庇佑我大唐朝國運亨通,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難怪今年風調雨順,原來多虧了太平公主!朝中大臣均應以爲榜樣,同心協力,治理國家,大唐方能繁榮昌盛,長治久安啊!”
太平公主臉上一時轉不過來,是以無言以對。
李隆基又道:“太平公主公忠國,可昭日月。理國事費心費力,鞠躬盡瘁。有太平公主匡扶社稷,我真的可以放心了。我也可以好好用一番了——”見衆大臣面面相覷,接着道:“正所謂有功而不賞,則善不勸矣。我要好好獎賞太平公主,因此特賞賜黃金百斤、綢緞千匹,以彰其功!衆卿若是沒意見的話,就這麼定了。昨日新進了一批樂、一衆歌,我得先走了——”
羣臣無不譁然,太平公主昂首微笑:“多謝太子殿下賞賜!說起來,殿下到底年輕,未免會心浮氣躁,耽於玩樂,這哪是做大事的?”
李隆基笑道:“姑姑教誨的是,三郎謹記。”
太平公主輕輕點頭,道:“姑姑不過是儘自己本分之事而已,你無須言謝。”
若蓮聽到此,氣不打一來,卻爲他的能忍人所不能忍而折服,因問道:“那又何喜之有?”
李隆基淡淡一笑,娓娓道來:原來前日下朝後,太平公主竟當着李隆基的面向李旦請旨,口稱“陛下”,說要去太原代皇帝祭祖掃墓。李旦求之不得,面子上仍是百般的阻撓,說道:“太平,朝堂實在不了你,三郎年氣盛,還你多多教導!”太平公主作不舍狀:“我明白,然而祖先也不能不孝敬,必定要去一趟的。”
李旦作痛心疾首狀道:“太平呀,三郎年氣盛,不識大,以致對你說了許多冒犯之言。還你多多包涵,莫要與小孩兒計較——”
太平公主笑道:“自然。三郎乃我侄子,我是看着他長大的,自然會好好教導,何來計較一說?”
李隆基不着痕跡地道:“父皇過慮了,姑姑待我是最好不過的!”
午後,太平公主當即在一隊親兵的鐵甲簇擁之下,浩浩地去了太原。
自太平公主走後,朝堂頓時安靜不。竇懷貞一干人等,沒了主子在面前撐腰,也不如往日囂張,行事變得低調許多。
李隆基樂得掌大笑:“若得朝堂日日如此,我做什麼也願意啊!你說這難道不是大喜事?”
若蓮恍然大悟:“我正納悶呢,怎麼前天竟封道了!原來是太平公主去太原,要經過這大街。”
李隆基聽了這話,眼中閃過一鬱,不滿道:“走就走唄,還要封道!”
“你也別生氣,古往今來都這樣,這排場嘛!”若蓮想了想問他:“陛下可說什麼了?”
李隆基道:“父皇說'深藏不,忍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