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氣乾冷至極。
左驍衛將軍石秋澗帶着兩萬輕騎先行開往營州。
後日,蕭離整頓好兵馬屯紮在幽州東門,河北道將近二十萬的流民以及民夫等人也在刺史劉大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幽州,現今正等着餘下的三萬左驍衛大軍護送前往營州。
蕭離讓李楷領着左驍衛沿途護送,自己和郭子儀則率領銳騎師四方游弋警戒。
將近二十萬的百姓匍匐前進,蜿蜒將近百里之長。
蕭離站在高坡凝腳下的百姓以及大軍,心道:“這看着簡單,卻不容易,突厥人若在此時跑出來使壞,這二十萬的百姓可不險哉?”因此吩咐一旁的郭子儀:“子儀,招子放亮一點!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郭子儀大聲應道:“是!大帥!”趕緊吩咐手下往四面八方巡視,然後問道,“師父,也不知道師娘什麼時候才回來?”
蕭離道:“再過幾天吧,應該快了。”
郭子儀道:“等師娘回來,咱們都不在幽州了……”
蕭離道:“知道,臨走的前一天我就告訴了,張守珪過來的事早就知道了。”
郭子儀這才放下心來,因問道:“那麼師娘到時候來營州?還是在幽州先住着?”
蕭離道:“想必會跟着來營州。”
郭子儀點頭:“沒錯,師娘滿心只想跟着師父,肯定不願意留在幽州。”
蕭離看了郭子儀一眼,微微一笑:“你知道得多的!”
郭子儀咧一笑,說道:“師父過獎了!”
大隊出了幽州,不日就到了灤河河谷。
從灤河河谷到榆關,蕭離都命李楷設下關卡,接近榆關時,郭子儀嘿嘿直笑:“師父,我還記得那一回咱們在榆關下勸降書的那一幕!想不到幾個月不到,榆關又回到了咱們手中!”
蕭離微微一笑:“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誰又猜得到呢?不過話雖如此,咱們可千萬不能輕敵!突厥人狡猾,說不定此時還在暗盯着我們!你給我仔細了!”
本來還得意洋洋的郭子儀聽了這話渾一緊,立即大聲應道:“子儀教了!”
張守珪在幽州督辦的糧草也源源不斷地運了過來,二十萬百姓、七萬多大軍的供給居然完全沒有紕,事事都有條不紊,這一點連行軍長史李絳都忍不住讚嘆道:“大帥,陛下給您選了個好幫手哇!”
蕭離呵呵笑道:“誰說不是呢!”
半日後,終於到達榆關。
此時的榆關城樓之上已經滿了唐軍的軍旗,城頭上站滿了披甲冑、威風凜凜的唐軍,底下的軍民則源源不斷地通關過隘。
蕭離與李絳登上榆關,遠眺而。但見底下的百姓仿似長蛇一般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蜿蜒而過,人喊馬嘶、牛羊響鼻,端的是熱鬧不堪。
蕭離嘆道:“二十萬百姓啊!好在沒出什麼事,這一路上還算是平安。真不容易哪!”
李絳點頭道:“縱觀大唐史,這應該算是第二次百姓大遷徙。當年太宗皇帝平定北方突厥時就曾試過胡人內遷,不過這一次卻是河北流民遷到東北腹地來開荒戍邊。背井離鄉,百姓們可真不容易啊!”
蕭離深以爲然:“秦姑娘說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今看來,這話說得一點沒錯。過去這兩年河北百姓苦啊,又是戰又是天災、水澇和旱災竟然接連發生!這二十萬的百姓了流民,如今他們不過想着有一口飽飯吃罷了,到了營州,重新開始也未必是壞事。咱們肩上的擔子重啊!非但要帶着百姓們建城池、種田地,還有阻止突厥、契丹人使壞。”
李絳笑道:“大帥打突厥人的本事毋容置疑。如今這建設城池、種田犁地麼,不知道大帥有什麼好法子?”
蕭離道:“這個種田嘛……我還真不擅長!困難重重啊!大軍遷徙,到達營州以後,共計三十萬人——這三十萬人的供給起碼得延續到秋收後!秋收之前,我們要領着百姓屯田種植……過了秋收應該就能自給自足了。”